糯米情思
糯米,是極富粘性的營養(yǎng)食品。在華夏5000年飲食文化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演繹成品種眾多,造型各異、五光十色的特色食品。孕育出傳統(tǒng)美食的誘人難耐,更有借物抒情、寄托無盡情思的韻味。
2000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懷才不遇、憂國憂民,不滿封建奴隸社會的腐朽與黑暗,憤而怒投汩羅江自盡,用生命實踐“雖幾死猶未悔”的堅強信念。人們懷念他,以竹筍殼裹糯米煮成粽子投進江河,讓魚食之而保存屈原軀體,以寄托崇敬、緬懷之情。
端午佳節(jié)剛剛過去,粽子飄逸的清香依然襲人,隨著八月桂花開滿大地,中秋佳節(jié)又悄然而至。人們將糯米浸透蒸煮搗碎,以圓月為型,佐以豆粉白糖熱食。也可切片晾干油炸,酥脆清香,成為鄉(xiāng)村傳統(tǒng)的美味佳肴,中秋于清晨享用糍粑,于月亮之下品嘗月餅,盡享“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歡樂!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來臨,人們將糯米按比例摻和粘米浸泡良久,碾磨成米漿,濾水后以五花八門的甜蕊、肉餡包裹其中,用清水煮沸成湯圓。大年初一的一碗湯圓,暗寓新的一年生活圓潤甜蜜,日子幸福流暢,寄托人們對美好幸福、平安和諧的向往,人們還將湯圓包咸菜、肉餡蒸成糯粑,或將糯米粉晾干保存,可隨時食用,以解對糯米系列美味的難耐。
每當桃花盛開的時候,人們將糯米浸泡后蒸熟。鋪在竹制器上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以黃、紅、綠色野果榨汁染之,五顏十色,饞涎欲滴,美其名曰:“陰米子”,是孕婦“坐月子”恢復元氣的首選食品,還可佐以銀杏、蓮米、紅棗、枸杞、人生等熬成八寶粥,是營養(yǎng)豐富、滋陰補陽的極品,長期食療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福壽綿長的源泉。
隨著歲月的流淌,中國飲食文化不斷向前發(fā)展,展示出中華民族無窮智慧與不懈追求,折射出華夏兒女改善生活質量,向往美好未來的精神風貌,一定會綻放出與時俱新、光彩照人、經久不敗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