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鋪軌工程技術(shù)標準
井下鋪軌工程技術(shù)標準
一 基底工程
1、道床基底和無碴道床軌枕槽應密實、無積水、無淤泥、無雜物。道床基底和無碴道床槽底局部下凹在1m2范圍內(nèi)應不大于100mm,不得上凸。無碴道床軌枕槽的深度應不小于軌枕厚度的1/2。
2、道床基底標高的允許偏差為±50mm。道床基底軌枕槽間距的允許偏差為±100mm。
二 道床工程
3、道床材料的品種、材質(zhì)、粒度、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定?;炷凉潭ǖ来驳谋砻鎽麧?,無明顯脫皮、麻面和干縮縫。道碴道床的上寬及厚度均不小于設計50mm。
4、道床鋪設的中心線與設計值的允許偏差值:主要運輸線路應不大于50mm;一般運輸線路應不大于100mm。道碴道床的表面標高的允許偏差±50mm?;炷凉潭ǖ来驳脑试S偏差:厚度±20 mm、寬度±50 mm、表面標高±20和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10 mm。在固定道床上需預留的孔洞,應符合設計要求。
三 軌枕、岔枕工程
5、軌枕、岔枕及其所用材料的品種、材質(zhì)、規(guī)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定。木軌枕、鋼軌枕的防腐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600mm軌距道軌使用的軌枕規(guī)格為長×寬×高=1200×150×150mm,木料必須堅韌而有彈性。
6、軌枕、岔枕埋入道碴的深度應為枕厚的1/2~2/3;枕底道碴的厚度應不小于100mm。木軌枕應加墊板和預鉆孔;混凝土軌枕和鋼軌枕應加膠墊。
7、不同類型、不同材質(zhì)的軌枕不應混用,有鋼軌接頭的不同軌枕的分界處應在其接頭前后鋪設不少于5根的同類軌枕。
8、軌枕、岔枕的間距允許偏差:主要運輸線路為±50mm;一般運輸線路為±100mm;岔枕為±50mm。軌枕、岔枕的中心位置允許偏差:均為±50mm。
四 軌道工程
9、鋼軌的規(guī)格、型號、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采用30kg/m及其以上軌型的鋼軌在使用前,應逐根調(diào)直整平;嚴禁在主要運輸線路使用磨損超過限度的鋼軌,嚴禁在同一條運輸線路上鋪設不同型號的鋼軌。主要運輸線路鋼軌垂直磨耗限度在鋼軌類型為22~30 kg/m時不大于9mm。
10、軌道所用的連接件及扣件的規(guī)格、型號與軌型相符、數(shù)量齊全、質(zhì)量完好;兩種不同軌型的軌道相接時,應采用過渡軌,接軌平順。
11、軌道的軌距允許偏差:主要運輸線路為不大于設計5mm、不小于設計3mm;一般運輸線路為不大于設計6mm、不小于設計4mm。曲線部分的軌距設計加寬值見表1。
12、各類運輸巷道的鋪軌質(zhì)量標準規(guī)定如下:
開拓巷道(包括井底車場、軌道大巷、采區(qū)軌道上下山、輔助水平)的軌道必須達到永久軌道質(zhì)量標準。
準備巷道(包括區(qū)段上下山、為兩個及以上水平服務的提升聯(lián)絡斜巷等)的軌道必須達到一般軌道質(zhì)量標準。
回采巷道(包括采掘工作面順槽)及臨時施工地點的軌道必須達到臨時軌道質(zhì)量標準。
注:本表引自(83)煤生字第892號文頒發(fā)的《礦井軌道質(zhì)量標準及架線維護規(guī)程》。
14、軌道的接頭高低差和內(nèi)錯距均應不大于2mm。軌道接頭的軌縫寬度應不大于5mm;焊接應無裂紋。兩軌接頭應采用懸接:直線段應對接,相對錯距應不大于60mm;曲線段和使用抱軌式人車的斜井絞車道應錯接,相對錯距應為軌長的1/3~1/4。
15、扣件釘連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主要運輸線路的道釘或螺栓、壓板的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均不大于2mm;
一般運輸線路的道釘或螺栓、壓板的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均不大于3mm;
固軌器連接的軌枕及底座、卡簧與軌型配套,鋼軌底平面與底座平面應密合,其間隙不大于1mm的不超過10%,卡簧的外股應全部插入止退槽內(nèi)。
每對道釘不得正對對方,要有50mm的錯距,一根道木上的兩對道釘沿重車前進方向呈“八”字形向外展開。
16、道碴道床的搗固質(zhì)量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主要運輸線路:軌枕兩端軌底道碴密實,道岔及鋼軌接頭處無空吊板;其他部位不連續(xù)的空吊板不大于10%。
一般運輸線路:軌枕兩端軌底道碴密實,道岔及鋼軌接頭處無空吊板;其他部位的空吊板不大于15%。
17、甩車場的鋪設位置偏差不超過300mm;直線與曲線銜接圓順通暢,高低道高差在設計值的±50mm之間。吊橋式甩車場的吊橋梁、尖軌鋪設質(zhì)量應達到:吊橋梁的結(jié)構(gòu)及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吊橋尖軌的尖端與上(下)山的軌面密貼,其間隙不大于1mm。
18、無縫軌道的焊接質(zhì)量達到:兩股鋼軌始終端相錯量均不大于40mm,其焊接邊與軌枕邊的距離應大于70mm;焊縫無裂紋、外形平直,其矢度不大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