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寫對不起礦工兄弟們
礦上的女人都被說成白女人。有的女人臉蛋子長得并不白,皮肉也不細,但在礦工眼里她還是白女人。而在井下干活兒的男人,卻被說成黑男人。”在上海書展上,64歲的作家劉慶邦這樣解釋《黑白男女》書名的由來。
電影《盲井》讓人們記住了河南籍作家劉慶邦,這部電影,就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
劉慶邦的新作《黑白男女》。“有一個叫龍陌的大型煤礦,在秋后的一天夜間,井下發(fā)生了瓦斯爆炸,一次炸死了138名礦工。”《黑白男女》開篇的最后一句,定下了這部小說的背景。而后續(xù)故事的展開,則以死者身后的家庭為主線。
而《黑白男女》按照劉慶邦的說法,寫的是“后礦難”——聚焦的是死難礦工家人的生活。“我沒有直接寫遇難礦工,但家屬就是礦工的‘延伸’,每一個家庭都是‘延伸’的礦井。寫工亡礦工家屬的生活,是我近二十年的一個心愿”。劉慶邦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很低沉,“死者身后的孤兒寡母面臨著生活和情感的重建。人有很多強烈的感情,但生死離別是最強烈的。現(xiàn)在的文學作品多重理性,少重感情,但后者才應該是文學的本質。”
1970年,劉慶邦當了煤礦工人,一待就是9年。“我的青春是在煤礦度過的,下過煤礦,掘井,打夯道,冒頂,都遇到過。”劉慶邦說。
1996年5月21日,平頂山一煤礦發(fā)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4人死亡。時任《中國煤炭報》記者的劉慶邦次日從北京趕去采訪家屬。
當時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6歲的男孩子:礦井出事后,來接家屬的車到了家門口。小男孩似乎預感到有不好的事發(fā)生,死活不肯上車。孩子的媽媽已經(jīng)傷心欲絕,孩子就對媽媽說:“媽你別難過,我去喊幾個同學把我爸爸拔出來。”
講到這個孩子,劉慶邦幾次停頓,紅了雙眼。
“還有一位遇難礦工的女家屬,在賓館里不吃不喝,眾人勸她,她對飯菜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她說,她覺得飯菜就是她丈夫的命,我怎么能去吃丈夫的命?”劉慶邦說。
“我一直想,過去的事故‘算賬’一直在算‘經(jīng)濟賬’,很少關注‘心靈賬’和‘精神賬’。一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怎么能換算成經(jīng)濟賬?真的非常費解。”采訪后,劉慶邦把目睹的細節(jié)寫成近兩萬字的紀實文學作品《生命悲憫》。“我想告訴社會,一個礦工的遇難,給家屬帶來的傷痛是深刻的、久遠的。”。
當時,《生命悲憫》引起了中國煤礦界的轟動,劉慶邦萌生了寫一部“容量更大、情感更飽滿”的長篇小說的愿望。然而,之后收集素材的過程卻不容易,甚至有時空手而歸。
直到2013年,劉慶邦走進河南大平煤礦。13天的時間里,劉慶邦下井、與礦工同吃同住、走訪遇難礦工家庭。那13天,還正好是中秋期間。劉慶邦于2014年6月動筆《黑白男女》,到2014年12月25日完成。說是“歷時半年寫成”,其實幾乎跨越了20年。
問與答
記者(以下簡稱“記”):從農(nóng)村三部曲《平原上的歌謠》《遍地月光》《黃泥地》到現(xiàn)在完成的煤礦三部曲《斷層》《紅煤》《黑白男女》,您寫作時為何一直選擇著眼于底層的勞動人民?
劉慶邦(以下簡稱“劉”):底層、邊緣的人物,我比較熟悉,因為我就是從底層出來的平民。我在他們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審美立場,寫這些人親切。而且,我覺得底層人物大有可寫。
雖然我現(xiàn)在生活在北京,但是姐妹親戚還是在農(nóng)村,我每年都回去,也一直和他們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我的寫作比較依賴生活,都是必須有生活中的原型,才能寫成小說中立體的人物。
記:在長年和礦工們相處的過程中,您覺得他們是怎樣一群人?
劉:這是個特殊的群體,在井下的封閉空間里,黑暗不見太陽,潮濕,生產(chǎn)環(huán)境嚴酷,地底下幾百米的地方,時刻有死亡威脅。但他們對死亡有幽默感,井下會說笑,來化解面臨的兇險。
我當時每天下井都是挺擔心,希望快結束,可以逃離。
記:您寫《黑白男女》的時候,是怎樣一種狀態(tài)?
劉:在寫《黑白男女》那半年里,每每提筆,對礦工家屬的回憶就涌上心頭。其實我寫得并不快,一天寫個近2000字,每天這樣。我習慣早上起來寫,常常寫到眼睛濕了,淚水辣眼,擦掉再接著寫。我手寫,愛人幫我打字,愛人看了初稿后也特別感動?!逗诎啄信穭t更注意藝術、情感上的追求。
記:在這么多年的觀察和寫作之后,您覺得中國煤礦工人的現(xiàn)狀有哪些改善?
劉:現(xiàn)狀有改變。因為機械化程度提高,安全生產(chǎn)加強,管理更細致更人性化,礦工素質提高,比過去有很大的改善。但現(xiàn)在煤礦大面積的虧損,產(chǎn)能過剩,供大于求,煤炭積壓,價格下滑,賣的價錢低于成本,短時間難以改變。國家戰(zhàn)略的調整,環(huán)保的要求,煤炭用量會越來愈少,很長的一個時期內,礦工的地位還是比較低下。
記:您希望礦工從您的書中看到什么?
劉:我有責任來更多地關注礦工,不寫,就對不起他們?,F(xiàn)在心愿達成,希望更多的礦工讀到。我希望他們心靈上得到慰藉,不悲觀不泄氣。來源:光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