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熙建:槍刺的鋒芒
拽我走進老兵內心,是那幅偉人臨海遠眺的精美刺繡。我無法想象滿布操槍老繭的糙手,何以能拿捏纖纖繡針?直到鋼針穿串的傳奇故事叩擊心旌,我才幡然醒悟:那不是尋常的繡針,那是槍刺的鋒芒!
與槍刺結緣,是接到轉業(yè)命令的那個夜晚。一鉤月牙高懸蒼穹,一頭掛著軍旅眷念,一頭牽著幽幽鄉(xiāng)愁。正收拾行囊的老兵突然觸碰一片冰涼,這是一柄戰(zhàn)爭年代留下的老槍刺,部隊緊急開赴戰(zhàn)備前線時,他順手塞進了背囊。此刻,撫摸穿越彈火硝煙的戰(zhàn)友,老兵心頭百感交集。
那個大雨磅礴的秋日,教導連組織訓練考核??脊偈墙鸢l(fā)藍眼的外軍中校,嚴苛的目光如出膛子彈直射受考的中國士兵。雨中的演練場泥濘如淖,老兵腳下的解放鞋,在高強度訓練中磨蝕得刀削般平滑。就在沖向障礙的一剎,泥水與鞋底的摩擦系數(shù)幾乎降到零,一個閃滑,老兵如鶴沖天的失衡身軀,重重撞上障礙物后翻落泥漿。
盡管泥漿濺得外軍中校滿面模糊,但嚴厲的考官還是箭步躍出,一把抱起恍如泥人的受傷老兵。老兵住院治療一年,那是一段遠比戰(zhàn)場還難熬的時光。簡陋設備加之老兵的堅忍,醫(yī)院作為尋常訓練創(chuàng)傷處理,但傷痛卻如魔鬼纏身難以擺脫,第3次手術終于確診小腸崩斷。只是老兵沒想到,這泥濘中的一躍會付出超常代價,藥物副作用引發(fā)嚴重的冠心病,終于逼迫他痛別軍營,而且是在部隊蟄伏太行山麓的戰(zhàn)備一線。
往事如煙。那一刻,老兵目光凝落在精鋼槍刺上。許是舔飲太多的鮮血,寒光懾人的鋒刃沉斂一縷厚重的褐紅。穿越無數(shù)場驚心動魄的白刃肉搏,槍刺尖頭已撕裂數(shù)寸,半片锃亮的鋒刃刨花般翻卷成圓筒狀,而挺直的刀刃竟裂成細長尖銳的針芒。
驀地,“叮當”一聲脆響,一根折斷的針芒跌落地上。老兵痛惜地掂在手中端詳許久,意念陡轉,他從炊事班搬出長條磨刀石。整整3個夜晚,老兵借著融融月光把針芒琢磨成針。鑿成針鼻的一刻,老兵高舉鋼針遙對明月,他看到一束電光石火激射幽藍晶光。老兵霎時血脈僨張,隱隱感知槍刺鋒芒正與自己生命締結某種非常的淵源。
回到故鄉(xiāng)的那個夜晚,退役老兵迫不及待地端出檀木針匣。3個孩子們辨識后異口同聲說那是繡針,可老兵卻斬釘截鐵地劈掌糾正:“不,這是鋒芒!”
1975年深秋,二炮駐鄭州某研究所。出差的老兵見到長子徐少兵,當年的柳條伢子如今已成長為壯碩的軍官。剛從戈壁灘參加核試驗歸來的少兵疲憊卻不失英武,老兵一拳砸在兒子厚實的胸脯上——“小子,有種!”淚水盈眶的一刻,老兵眼前倏然浮現(xiàn)3年前那個情景——
那是1972年初冬,一場過早降臨的暴雪,把冀北大地幾乎凍成冰窖。擔任團后勤處政治協(xié)理員的老兵,正帶領連隊星夜清理積雪掩埋的陣地工事。通信員突然送來一封加急電報,遠在故鄉(xiāng)皖東和縣的長子報名參軍,卻卡在年齡差兩月上,情急之下只得發(fā)電求援。
這個朔風呼嘯的深夜,老兵拄著木槍在齊膝深的雪野中艱難跋涉10多公里,一身寒氣敲開縣委書記家門。聽完老兵訴說,軍人出身的書記“嘭”地一拳砸在桌上,朗聲說報國有志,我當救兵給你解圍!當夜,老兵給兒子發(fā)出的電報如同一紙戰(zhàn)令——“帶上資料,速來永年!!!”
徐少兵就此戲劇性地從永年踏入軍營。送別的夜晚,老兵猶如打勝仗一般興奮,獨自用一壺高粱白把自個撂倒在行軍床上。窗欞瀉下一抹寒月清暉,老兵依稀看到一根槍刺鋒芒閃爍著晶光激射出去,心底驀然迸發(fā)一股出槍擊發(fā)的快意酣暢。
征塵未洗的少兵要連夜整理核爆炸數(shù)據(jù)。父子倆只在營門外的攤鋪上吃了碗羊肉泡饃。分別時刻,老兵從包里掏出檀木針匣,說要把槍刺鋒芒留給年輕軍官。少兵摩挲匣子沉吟良久,詭秘一笑遞還給父親:“你已經(jīng)把我鍛造成一柄槍刺,這神兵利器還是留你身邊繼續(xù)服役吧!”
很多年以后,就職總參機關的徐少兵,對那次相見仍刻骨銘心:于己是一份激勵,對父親則是一種寄托。一個壯志未酬的老兵,把全部生命期待都寄寓在這束鋒芒上。
時光荏苒,轉業(yè)回鄉(xiāng)的老兵當了商業(yè)局長。1987年春,二兒子衛(wèi)兵即將高中畢業(yè),老兵滄桑的臉龐突然盈滿喜悅,連步履都回響著軍旅歲月的鏗鏘??呻S著高考日漸臨近,老兵內心漸漸激蕩起一份難以抑制的焦灼。兒子放學回家,他時而怔怔瞅著孩子,時而取出針匣愣愣凝視。兒子扛不住啞謎狙擊,終于主動接火——“老爸,我早讀懂了你的眼神,我上部隊考軍校去!”
這年初秋,躊躇滿志的衛(wèi)兵穿上肥大的軍服北上。4年衛(wèi)戍部隊的艱苦磨礪如風疾閃,身掛一摞訓練疤痕的警衛(wèi)班長踏入了軍校。寒假探親,久違的父子倆對坐小院石磨前,月光如水,老兵端著檀木針匣思忖著沒待啟口,倒是兒子搶先拽出話題,那般敬畏恭謙竟與哥哥一樣綿里藏針:“我終究也給打琢成了一支鋒芒,你這傳家寶還任重道遠哩!”
那一瞬,老兵清澈的目光陡然模糊。那是幸福的暈眩,抑或是放逐雛鷹的傷感?只是他心明如鏡,從1948年擔任地下交通員,到1955年入伍,盡管因傷撤退鑄成憾痛,但猶如折翅的雄鷹蜇居峭巖而雄心不泯。隨著軍旅歲月漸行漸遠,老兵心底那句諾言日漸強烈——別無選擇,這份擔當篤定要擱在后代肩上!
這個春日晌午,技校畢業(yè)做了水泥化驗師的女兒紅武,突然領回一個英俊的軍官。面對嬌女的羞澀,老兵心頭倏然漫過一縷喜憂參半的糾結。此刻才幡然醒悟,所以時常揣著檀木針匣望月凝思,似乎心底有只放飛的風箏沒收線,竟然是有份牽掛始終不能釋懷。他更不知道,婷婷玉立的閨女徜徉青春花季,面對接踵而至的繡球卻始終芳扉緊閉,直等到一個海防部隊中尉的悄然出現(xiàn)。
中尉性情爽直,坦言從同學口中聽說槍刺鋒芒的傳奇。他還說鋼槍是武器,槍刺則是英雄頭頂?shù)幕使?,最直接地體現(xiàn)軍人血性和忠誠。這話就像戰(zhàn)場脆響的槍聲叩擊老兵心坎。中尉睿智的眼神在傳遞答案,女兒的矜持緣自血脈基因,盡管當年參軍沒能夢想成真,但紅武的名字里早就植入了一份注定。聰慧堅韌的女兒太懂得父親的心愿了。
依偎身邊最后的小棉襖遠嫁膠東兵營,老兵豪氣干云的內心終于回歸坦然與寧靜。就像一匹馳騁疆場的戰(zhàn)馬陣地小憩,老兵操槍的手握起纖細的筆,沉浸于用文字噴吐血性情懷。那摞未加修飾的樸素詩行,純情而雋永地流淌著一個老兵對于軍旅無法割舍的眷戀。
我在斂聲屏息中讀解著攤放案幾的鋒芒和詩稿,還有高懸正堂的毛澤東刺繡像。這些看似樸拙尋常的物什,放置于老兵追逐夢想的綽約側影中,竟浸潤著幾許令人不忍觸摸的滄桑與圣潔。
辭別時刻再次回眸,又一鉤彎月懸空。身披銀輝的老兵徐正道,緊攥檀木匣子蒼松一樣挺立小院門前。我知道,老兵的思緒此刻或許正遨游邊關雪夜,那個瑰色夢想始終在心底如虹升騰,他仍在癡情不倦地追尋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