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感悟傳統(tǒng)精神 ——中國礦業(yè)大學電信17-2班回溯傳統(tǒng)實踐隊暑期社會實踐
為進一步了解徐州歷史,感悟徐州傳統(tǒng)文化精神,7月18日,電信17-2班暑期實踐團隊——回溯傳統(tǒng)實踐隊于徐州博物館開展了古物參觀與拍攝活動。
下午到了博物館,剛走進大廳,一股古老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在幽暗的燈光下,透著它的神秘。整個一樓大廳有各種陶器和石器,不難想象出在那個時代里,人們用石器做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有獨特的氣質(zhì),更加體現(xiàn)了徐州作為兩漢發(fā)源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往里面走則是各種兵器、鎧甲。其中一件是一位將軍的鎧甲,透過泛著寒光的鐵衣,我感到了一股肅殺的氣息,當年的他必定在沙場上馳騁飛揚吧。然后是“鎖子甲”,用鐵鏈結(jié)成,重十幾斤,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戰(zhàn)士穿著這種衣服是多么的辛苦。那鐵衣上的裂痕顯示了戰(zhàn)爭的殘忍。
各種兵器排列在大廳的四周,有短刃匕首,有長槍鐵戟,斑斑的銅銹遮不住它們的寒氣,森森的寒光炫耀著它們曾經(jīng)的倔強。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但他們無一不體現(xiàn)了漢民族應(yīng)有的血性。這血性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決心;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是“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
上了二樓,則是漢室遺珍展廳,在其中擺放著各種陳列銅器、金銀器、玉器和陶石器,有簸箕山出土的“宛胸侯”龜紐印、金腰帶扣、金代鉤、金虎頭、金羊頭、明光宮等。通過這些鎏金的寶物可以預(yù)見當時皇庭是何極的輝煌,它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氣壯山河的大氣,象征著漢代的強盛。往下走,一面古樸的大門映在眼前,荒古而厚重的暗紅顏色,是火與血的交融,象征著漢王朝的權(quán)利與勝利。
最后看到的是“金縷玉衣“,這件金縷玉衣是王侯的葬衣,據(jù)史書記載”玉衣以玉為福,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腰,腰以下玉為機,長一尺,二寸半為柙,下至足,跡縫以黃金縷”。通過這介紹,我們了解了金縷玉衣的由來,看著這套金縷玉衣仿佛是一位王者躺在那里,不怒自威。
整個大廳展示了一個泱泱大國所蘊含的民族魂,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民族存在于何處?它存在于血液骨髓里,如果沒有發(fā)掘出民族魂,那么這個民族的人必將會變得茫然、變得背叛。因為他們沒有精神支柱。歷史上,漢族曾經(jīng)多少次被少數(shù)民族征服,但是作為漢民族卻一直沒有消亡,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漢民族同化,這和漢文化的先進性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
時至今日,許多人崇洋媚外。誠然,國外的許多國家比中國發(fā)展的好。但是“我們“被放在哪里?民族文化被放在哪里?假設(shè)我們不從世界、國家的大角度看,僅從徐州來看的話,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博物館存在的意義。它用這種方式激勵后人,讓過去的先輩教會我們不屈的精神,掀起一個波瀾起伏的時代。通過這跨越歷史的文化與精神傳承,讓現(xiàn)代的徐州人再次發(fā)起歷史的輝煌之光,讓徐州這座古城增添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