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無小事
于敏
安全無小事的原則,把那些“隱患”、“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把“無”當成有來預防,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處理,認真做好每一樣工作。解決安全管理上的“短板”現象,要解決行為要求上的矛盾,解決原則說做上的矛盾。
換一個角度談安全,我們應該試想一下,安全管理為什么時好時壞,為什么總是存在一定的波動,這是因為每一起事故都經歷一個從隱患到苗頭到征兆,最后發(fā)展到事故突發(fā)的變化過程。因此就需要我們及時的發(fā)現“隱患”、“苗頭”。及時發(fā)現管理中的“損耗”現象,及時發(fā)現員工中存在的“震波效應”。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安全管理作為一項系統(tǒng)、復雜、長期、艱巨的工程,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大的事故發(fā)生。換個角度談安全,必須堅持細節(jié)決定成敗,善于用“放大鏡”看問題、用“顯微鏡”看隱患、用“望遠鏡”看違章,把小問題、小隱患、小違章放大、看遠、看透,抓緊、抓細、抓實;對容易被忽視、被忽略的小行為、小習慣、小隱患,要小題大做、不留情面、及時糾正。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不安全就停產、隱患不消除措施不落實不準生產。
無數血的教訓表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大多數都是責任鏈出現斷檔而引發(fā)的。因此,必須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把抓“實”責任作為安全生產的“硬核”來抓,安全管理中的“震波效應”是因為震中產生的力在擴散過程中會產生損耗,越在外圍,水波感受到震中的力就越小
那么同樣的道理,木桶是死的,但是安全生產的操作者和管理是動態(tài)的,如果我們都為了確保整個木桶盛水的多少而讓木桶的所有模板都保持一個高度,這樣雖然讓木桶顯得更和諧,但是卻會讓其失去了它本身的特殊性價值,因為每一塊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順序、用途,不能出錯。如果每塊木板間的配合不好,出現縫隙,最終只能導致漏水。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人員如果沒有良好的配合意識、溝通意識、發(fā)展意識,不能做好互相的補位和銜接,最終儲水量也不能提高,其結果是安全周期的縮短。周期的縮短,震波就大,對于很多企業(yè)來說,放棄或忽視自己的長板,著力去補足自己的短板,這恰是風險的開始。常言道,“智者用教訓避免事故,愚者用事故換來教訓”。安全生產管理也存在這樣的風險,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中,每一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自己的長板再拉長,把管理進一步到位,該吸取的教訓認真吸取,該采取的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就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è)洗選中心 ?于敏